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、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昨日共同发布《银发经济蓝皮书: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(2024)》,报告预计,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进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0%的超级老龄化社会,到2060年,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7.4%。
“当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慢慢的升高,‘银发经济’给咱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下经济发展的新角度。”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院长赵海然介绍,根据测算,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,约占GDP的6%,到2035年,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,占GDP的10%。未来进入“长寿时代”,银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增加。
当前,产业界已经看到银发经济的新“风口”。其中,养老服务业、老年用品消费、老年金融、健康、文旅等银发相关产业已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。蓝皮书认为,银发经济不仅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,还在社会结构、文化发展、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赵海然介绍,银发经济的发展将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的崛起。例如,随着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增加,医疗健康产业将迎来逐步发展,智能健康设备、远程医疗、康复护理等领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同时,养老服务业、老年旅游、老年金融等新兴起的产业也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推动城市产业体系的优化与升级,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银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包容性,增强代际理解与合作。通过提供适合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和文化活动,城市能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,减少代际冲突,增强社会凝聚力。代际和谐为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。
银发经济的需求推动了科技的慢慢的提升和创新。智能家居、可穿戴设备、健康管理平台等技术的广泛应用,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,也推动了城市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。城市在银发经济推动下,将继续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,形成以科技为驱动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模式。
此外,随着银发经济的全球化发展,城市将慢慢的变多地参与到全球银发经济网络中来。国际合作和竞争将推动城市一直在优化自身的政策环境和服务水平,提升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。
“在长寿社会,银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关联。”赵海然说。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,城市将更看重绿色经济、循环经济的发展,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,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。同时,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确保城市在银发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中,实现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的协调发展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哈马斯重现加沙想传达什么信息?加沙居民:现在只能得出一个结论,这里看不到未来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德承推出 DC-1300 系列工控 PC:搭载英特尔 Alder Lake-N 处理器
宏碁推出Chromebook Tab 311平板:军工级耐用 8000mAh大电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