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市民刘先生向本报爆料称,他在武侯区龙江路看到环卫工人使用鼓风机扫地,鼓风机风力强劲,所过之处扬尘漫天。“用鼓风机扫地是快,但是扬起的灰尘太多,到底是打扫卫生还是制造环境污染?”刘先生说。刘先生提供的照片显示,一名身着橘红色制服的环卫工人正提着一台鼓风机对人行道吹扫。(6月1日《成都商报》)
环卫工背着鼓风机扫大街,这样的事情怎么看都让人非常不可思议,媒体记者通过一定的调查也证实了市民的爆料不虚。不过,按照涉事保洁公司负责人的说法,鼓风机基本是清洁公司的必备品,使用鼓风机,完全是为了清理绿化带的矮灌木丛、空调机的卫生死角,与降低环卫工人工作强度无关。
以前使用钉耙清扫落叶,一方面会造成对树木的损害;另外一方面,清理不彻底,会留下许多卫生死角。公司规定环卫工人必须每周将每条街道的绿化带吹扫一次,环卫工人先用鼓风机将垃圾从绿化带吹出来,再进行第二次清扫。但从市民反映的情况看,环卫工真实的操作并没有严格按公司的规定规范执行,而是完全将鼓风机代替了扫帚,把原本在地上的灰尘吹到了空中,地面是“干净”了,却不仅污染了空气,还把周围的行人和车辆甚至附近的店铺“羞”的无地自容,由得说这是在保洁,还不如说是在制造污染,用坊间百姓的话说这是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”。
但很显然,这样的“保洁”也确实不是涉事单位给环卫工配备鼓风机的初衷。环卫工在保洁过程中,很难避免会遇到各种难以清理的卫生死角,比如说花坛里面的枯叶和人为藏匿的纸屑垃圾等,利用传统的手工清扫,既十分艰难,也很影响工作效率,甚至还可能危害环卫工的身体健康,利用鼓风机将其“吹出来”再进行二次清扫,既能够理解,短时间造成的扬尘污染,其影响程度也非常有限。但问题是如何监督环卫工人严格按公司规定规范操作,而从市民发现和爆料的情况看,此公司的保洁员工显然是在“滥用”鼓风机进行违反规定操作。其目的也很简单,无非就是“图懒省事”。
相比起使用扫帚保洁的费时费力,鼓风机“扫地”着实来的又快又“干净”,但这样让灰尘在空中“飞一会儿”无疑是在自欺欺人的同时,也是在糊弄职责,这也显示出任何人包括环卫工在内,如果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监督,即便有完善的制度规范,也很难避免“权力”被滥用和投机取巧。保洁企业出于清理卫生死角的需要配备了鼓风机,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,却被一些环卫工用来代替扫帚,原本规范使用能提高保洁质量的鼓风机,却发挥出适得其反的作用,而面对记者的调查,企业负责人居然还摆出一幅茫然无知的表情,这也足以见证该企业在制度管理落实方面的“流于形式”。
从“鼓风机扫马路”这一事件延伸开去显而易见,无论商业企业还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,出台某些政策规定的初衷都是好的,为保障预期目的实现所配备的硬件设备设施也是应有尽有,相应的制度标准规范也是相当健全完善,但最终的落实结果却差强人意甚至衍生出很多的“副作用”,问题的关键就是出在监管措施的“形同虚设”上。即便是最基层的环卫工也不例外,保洁企业对鼓风机用于特殊环境的卫生清理使用,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,但由于环卫工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监督,却给某些员工“投机取巧”敷衍了事提供了机会和空间,在卫生死角得到清理的同时,也因为鼓风机的滥用而造成更大的空气污染。不是人人都能自律,缺乏严格的监管落实,良好的初衷未必会不会带来相反的结果,政府部门如此,企业自然也不会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