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3日早上7时许,雁塔区杜城街道海亮新英里社区11号楼业主梁先生一家开启新一天的生活。站在窗边再也听不到隔壁幼儿园厨房风机发出的吵闹声响了。“多亏社区出面调解,及时、有效!”回想起与扰人风机的多年“博弈”,梁先生不禁感慨。
曾经,小区幼儿园厨房每日早晨6点开始做饭,而厨房风机排风口正对他家窗户,一天三次,每次排风持续1小时左右,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他们一家人的生活。试想,在一个宁静的早晨,突然被刺耳的噪音惊醒,是何等令人崩溃啊!不仅麻烦了梁先生一家,更是打扰了整个小区的宁静氛围。
为了解决噪声问题,梁先生曾多次和幼儿园、社区物业一起协商过,但一直没能解决。“孩子步入高三了,学习压力大增,噪声也影响娃不能好好休息。”去年10月,梁先生决定通过社区反映这一问题,寻求更多的帮助。
要想解决问题,必须先摸清情况。社区调解员杜小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多次进行实地查看,并与涉及双方、社区物业做沟通,了解事情的真相。在他的耐心调查与沟通下,逐渐理清了事情的脉络。
原来,小区幼儿园正式运营比11号楼交房早了一年多。当时厨房的位置并不可能影响到周边。不过,随着11号楼的建成,这个环境就变得复杂了。后来的问题是,厨房风机的设置恰好对着居民的窗户,产生的噪音如同一只无形的手,瞬间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。
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后,杜小雄迅速召集幼儿园以及梁先生展开现场调解。梁先生面露愁苦诉说着他们一家饱受风机噪音困扰的情况,并要求幼儿园立即采取一定的措施,降低噪声。然而,幼儿园的负责人则表示,厨房设施产生的噪声符合国家标准,厨房三面是居民楼,一面是小学,把风机转到哪个方向都不合适,他们都以为梁先生的问题应该先找开发商解决。
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,杜小雄表现得非常冷静,他意识到,虽然存在争议,但双方都显得不希望因噪声问题而激化矛盾。于是,他再次找到幼儿园的负责人说明情况,并向梁先生暗示要保持耐心,等待园方整改。
经过一番深度沟通与协商,双方终达成共识。去年11月底,厨房风机整改方案终于确定。然而,令人失望的是,今年1月施工完成后,降噪效果并不理想。幼儿园方面并不放弃,立即重新修改方案,并于3月中旬完成对厨房风机全覆盖隔音施工。
时光荏苒,经过漫长的等待,终于迎来了3月底。杜小雄及调解团队定期前往幼儿园和11号楼检查噪音情况,并多次上门了解周围居民的感受。“现在声音小多了,生活终于恢复了宁静!”梁先生表示,大家对此都很满意,仿佛又重获宁静的生活。
海亮新英里社区负责人对此表示:“我们通过‘调查环’‘倾听环’‘共识环’‘行动环’‘效果环’五步,成功调解了此纠纷。这不仅解决了居民们的实际生活难题,而且彰显了社区调解工作的必要性。”
社区今后还将一直在优化调解员队伍,总结调解经验,守护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。试想,假如没有这样细致入微的调解工作,居民又将如何生活?这一事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思考是,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互动,才是维持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